首 页 | 研究院概况 | 人才队伍 | 战略研究 | 基地建设 | 咨询培训 | 人才培养 | 成果转化 | 合作交流 | 下载专区 

  栏目导航

战略研究
当前位置: 首 页 > 战略研究 > 正文
 
地方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实践及社会服务功能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
2018-08-31 11:35 吕小艳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存在的重要依据。[1]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地方高校基本职能。广西是是一个农业大省,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唯一涉农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自2014年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以来,广西大学紧紧依托“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平台,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了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促进了校地合作,正不断努力地打造以高校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校地协同管理机制,提升基地服务能力

一、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实践

服务体系建设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2]为满足广西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和广西区域发展的创新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积极同相关地市的农业部门对接,开展了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涉及新农村服务基地包含了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的服务站等形式。

1.深化校地合作,打造多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广西大学不仅是涉农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且具有多学科优势和明显的地方特色。为此,广西大学在原有的校地合作的基础,以用新农村发展研究为平台,与多地签订了以农为主,多学科联合的多功能农业示范基地,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校地合作的内涵。例如,在广西大学与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良庆区农林水利局签署协议共建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农业成果推广与转化、农民技术培训和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目前,在良庆区南晓镇先期示范水肥药一体化种植节瓜新品种项目,将先进的农业科技传授给当地农民,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积极认可,辐射带动效益明显。后续还将合作建设荔枝高接换种示范基地和紫玉淮山种植基地等农业项目,积极推动良庆区的农业特色。学生实习创业活动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2.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开启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迎合广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百色市农业局共建了田七特色产业基地,并积极派遣专家指导、示范当地田七种植,截至2015年底已建立示范基地面积300亩,辐射推广面积1000亩,推广应用新技术5项。另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就茶叶、香蕉、脐橙、蔬菜、食用菌和肉牛等其他有意向建设的特色产业基地进行持续跟踪服务,争取再建设一批有技术、有影响的特色产业基地,为地方开启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3.合理布局村镇分布式服务站,直接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为及时掌握广西全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积极协调各相关学院、充分发动相关教师,经共同努力2015年共派出科技特派员近60人,直接深入到农村生产第一线,手把手传授生产技术。结合科技特派员和学校派出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村镇,在百色那坡、巴马等扶贫点布局8个分布式服务站,并积极联系专家为当地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二、从基地建设实践工作审视地方高校发挥的社会服务功能

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基本是依托本校教学和科研资源进行的,其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科技、教育、经济和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

1.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优势,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平时,高校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一线的教学和实验室科研活动,科技成果转化事务往往要相关中介服务完成。由于缺乏推介,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大部分科研成果被闲置[3]。农作物生长因地域而异,受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影响明显,因此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对地域有一定要求。地方高校农业科研成果大多数是在本地域环境下完成的,其研究成果在适合在本地域推广。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基地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教师以基地为依托,可从中获取资源,将自己的成果服务于当地农民,教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增加了农民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认识和信任,地方高校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基地建设中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提高了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培养了更多农村实用性科技人才[4]

地方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最直接的社会功能就是为其提供充足的有过硬技能且乐于务“农”的人才。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为高校学生面向新农村服务和实践创造了条件。学校通过安排学生到基地实习,不仅可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科技,而且可了解农民、农情,学到更多服务农村的实用技术,为到基层一线工作服务打好基础,植入为服务三农的理念。同时,基地的科技服务直接面向农民,在面对面的技术传授中,培养了一批是具有一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性技术和知识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他们在当地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给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促进了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

对地方特色农业研究是地方高校涉农学科研究员从未间断的课题,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地方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龙头作用。高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的高新技术不断融入到特色农业产业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特色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帮助当地实现了产业做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村经济结构也逐步得到优化。

4.推广了高校的教育科学文化,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5]

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高校给农村传播科学技术时,通过科技信息也植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物质文化,对农村普及推广教育科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在推广科技知识与技术过程中,农民的科技意识得到逐步提高,促使农民的脱贫致富思想转移并集中到依靠科学技术上,有利于村民树立和加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影响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分析

1.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短缺是制约地方高校制约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由于地方高校经费筹措能力较弱,地方经济也不发达,学校和当地相关机构投入的经费不足,提供的服务受限。许多教师去基地工作都是带着自己和科研课题去完成的,一旦经费用完,在基地的工作可能就结束了。就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的建设来看,由于经费不足,推进的新技术,需要购买的设备,一些基础设施的建造都相当有限,使得试验的范围受限,成效不明显。分布式服务站是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设置的,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也比较有针对性,但因为资金短缺,进展较慢,覆盖面也较小。

2.基地建设队伍不稳定

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要发挥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是关键,目前主动到基地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却相当缺乏。尽管到基地工作的教师肩负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重任,但是经费短缺,工作条件差,而且学校较重视奖励和认可科研成果,对农业推广成果奖励较为淡漠,特别是在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定中,重科研论文,轻实践和农业推广成果,在基地工作教师的成果在职称评审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故难以调动老师到基地工作的积极性,更没有形成稳定的服务基地建设的教师队伍。

3.协同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充分发挥基地服务功能,必须与当地农民有良好的互动。地方农业企业及农业生产者对高校有服务需求是双方良性互动的基础。高校的基地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配合与支持。因为服务“三农”是地方政府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当然比高校老师更加清楚当地农民需求,当地政府在与地方农村进行沟通协调上具有良好的优势。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高校建设基地的规模和带动能力才迅速扩大和加强,高校科技人员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方面,高校与当地政府尚未形成良好协同服务管理机制。

四、提升服务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1.落实基地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6]

由于受经费制约,相对农民的切实需求而言,新农村建设基地提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学校要加大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建立经费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必须保证每年有固定经费持续不断地投入,才能克服传统“科技下乡”的短期性和单一性陷,实现农村科技文化服务长期化,逐步满足农村多元化需求。但是,地处经济和文化欠发达地区,自身的融资能力是十分有限,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使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方面发展来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途径正确,杜绝资金浪费和滥用。

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投入基地工作的积极性[7]

地方高校设立服务新农村建设基地主要目的是与农村直接对接,开发和推广新技术,并提供相关指导和服务,这些工作必须依靠高校教师来完成。正在建设当中基地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大多数教师参加基地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地方高校应建立激励机制,激励老师主动到基地建设服务的工作。

(1)建立经济激励制度。保证基地工作教师有较好的经济收入,保障教师自己和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无后顾之忧,是教师能专心致志地在基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根本保证。同时,较高的经济收入也是代表着学校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认可和尊重,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到基地工作的热情。因此,建立合理的经济激励制度,不仅可以从物质生活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又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从而调动他们投入基地工作的积极性。

(2)建立职称激励制度。职称和月收入是影响的教师幸福感两个重要纬度。[8]职称和月收入也是正相关的。职称也代表了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教师对职称评聘极其重视。因此,提高农业推广成果在职称评定中的作用有显著的激励效果。当下,高校的职称评审比较重视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相对在学校人事教学科研的老师,到基地其从事过新农村建设、农业成果推广的老师在这方面的成果显然是有差距的。学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农业成果推广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审标准,合理承认基地从事艰苦工作的老师工作研究成果,让在他们职称晋升具有相对优势。

(3)建立成果激励制度。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认可是一种赏识激励方式。学校需要及时对教师的在基地工作贡献公开表示承认和肯定,满足教师的自尊需要。对于做出贡献的教师,学校要及时表扬和奖励。随着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教师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对于高职称的专家教授,经济激励和职称激励可能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他们可能更注重是声望、尊敬及社会认同。完善的成果激励制度能让教师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他们工作的内生动力。

3.积极探索校地协同管理机制,提升基地服务能力

高校基地为新农村服务的同时,也要在基地建设中力求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培养农业实践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同时促进产出更多实用性、创新型科技成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基地建设有助于地方政府、地方农企和高校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让政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可见,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建设要发挥其最大功能的发挥,必须得到当地政府参与和扶持,形成校地良好的协同管理机制。

(1)组建协同管理组织。[9] [10]有了地方政府的参与,基地就有两个管理主体。高校和地方政府两个主体之间能有效连结,才能将校地双方资源(包括人力、服务对象、财力、信息、运作流程)相互关联起来,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整。要消除两个主体在协作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壁垒和摩擦,必须组建协同管理组织,设立协同管理的领导小组、管理岗位等,明确双方的管理职责。

(2)制定协同管理制度。要保证基地的正常有序运行,保障基地工作老师和学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障。校地双方要共同协商,制定相关规范条例来明确的双方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制度的制定应以分工合作为原则,制定科学的整体管理目标,具体的措施和工作规范,明确双方主体的任务和职责,使每个管理人员在自身分工的范围内从事专门性工作,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管理效率。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11]协同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沟通机制。由于体制不同,地方高校与政府之间存在较大文化差,在管理方式方面必须存在不同的见解。地方政府即使支持地方高校的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来来提升与发展本地区域的发展考虑必定与高校有不同思路。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沟通使双方管理组织之间、管理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和谐、相互信任关系,从而使校地双方管理协同顺利进行,达成协同管理的目标。

[1]宋远航.彰显社会服务功能: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研究,2011 (4):68-69.

[2]浦徐进,明炬.“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主要内容[J].中国高校科技,2012(4) :07.

[3]肖鼎新 ,郭宁生, 牛振喜.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体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4 (8):33-34.

[4]徐元俊.协同创新:提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 (3):30-33.

[5]刘畅.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基本特征与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12):33-35.

马永强,王正茂.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8 (6):77.

[6]田素妍,陈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建设工作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3 (12):114.

[7]张世勇,魏守海,张敏.农业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探索[J].高农业科技管理,2014,33 (6):42-46.

[8]邱秀芳.高校教师职称、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J].理工高教研 究,2006,25 (6):102

[9]肖香龙.基于协同理论的多元平台校企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14,(1): 42

[10]汪秀婷,程斌武.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J].科研管理,

2014,35(4):47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7): 20-21

马永强,王正茂.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8 (6):77.

[11]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152.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君武楼新农村发展研究院309室,邮编:530004;电话:13807803756;电子邮箱:479817169@qq.com

关闭窗口
 

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地址:广西大学君武楼309              邮编:530004        Email:gxdxxncfzyjy@163.com